简介:
1956年生,北京人,哲学博士。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、德国哲学。1978年10月进入人大哲学系学习,1982年本科毕业,获哲学学士学位,继续攻读硕士学位,师从钟宇人教授,1985年毕业,获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。1988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苗力田教授,1992年博士学位论文《康德的道德世界观》通过,获哲学博士学位。2001年担任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,2003年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哲学系副主任,2005年担任哲学院常务副院长,2010年卸任。
主要研究成果:
《康德的道德世界观》、《生与死》,《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》(主编)等。论文《哲学话语的困境》、《“白天看星星”——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》、《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——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》等,主编教材:《西方哲学问题研究》、《西方哲学智慧》、《西方哲学史》、《西方哲学十五讲》、《西方哲学导论》等,译著《伽达默尔论黑格尔》等。
自1986年以来,为本科生开设了学科基础课《西方哲学史》,专业选修课《康德<未来形而上学导论>》、《黑格尔<小逻辑>》、《海德格尔<存在与时间>》、《德国哲学》等,为研究生开设了《西方哲学问题研究》(合讲)、《西方哲学专题研究》(合讲)、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》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。为博士生教授《哲学前沿》(合讲)、《西方哲学原著研读》。
1995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师,1999年、200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“十大教学标兵”,2002年获第四届吴玉章优秀教学奖,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。200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。2005年主编的《西方哲学智慧》获北京市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,2004年“人文素质课程建设:西方哲学智慧”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,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2007年主持的《西方哲学智慧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。2008年主持北京市和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。
近期著作:
1、西方哲学智慧(主编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0,2009(修订版)
2、西方哲学史(主编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2,2010(修订版)。
3、西方哲学十五讲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
4、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(主编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4
4、西方哲学导论(主编)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,2005
5、形而上学读本(主编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
6、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(主编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。
近期论文:
1、哲学话语的困境,哲学动态,2000年第12期
2、从维特根斯坦的“语言游戏”说看哲学话语的困境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1年第1期
3、白天看星星——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2年第4期
4、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——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3年第2期
5、哲学:问题与对话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5年第1期
6、“断裂”与“兼容”:儒学复兴面临的困境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7年第一期
7、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如何可能——关于比较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,学术月刊,2008年第5期。
8、启蒙的合法性危机——当代中国启蒙面临的困境,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09年第一期。
9、哲学的未来?人类的未来,学术月刊,2012年第四期。
获奖:
1、欧洲哲学史课程,教学,1997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省部级
2、“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”(陈志良、刘大椿、张志伟、宋志明,教学,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省部级
3、教学,2003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奖,省部级
4、《西方哲学智慧》,科研,2004年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,省部级
5、2004年《西方哲学十五讲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。
6、2004年“人文素质课程:西方哲学智慧”(负责人)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。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7、2006年“西方哲学智慧”(负责人)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,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。
8、2008年人大哲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团队(负责人)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。
9、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“打造精品,培育团队:外国哲学教学综合改革”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(高等教育)二等奖。
社会兼职:
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(之一)。
免责声明:
1.来源未注明“佛教在线”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,其观点供读者参考。
2.文章来源注明“佛教在线”的文章,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。未经我站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。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、网站转载,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(URL)。
3.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,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,均已注明来源,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,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,谢谢。